铁皮枫斗传统的加工方法
枫斗,是利用兰科石斛属植物中的一些我国特有的石斛种类的茎,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产品。自清代赵学敏所著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记载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;而石斛,自《神农本草经》做药用记载至今,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。
铁皮枫斗传统的加工方法
由于新鲜的石斛不能长久保存,而通过药工将新鲜石斛加工成枫斗后就不易霉烂、虫蛀和变质,同时由于石斛类植物的茎多含有黏液成分,加工成枫斗后其黏液成分被固化而稳定,使有效成分不易分解,所以形成了今天有一定规模的加工生产,形成了流通石斛商品的大类。枫斗通常呈螺旋形或弹簧状,通常有2~6个旋纹,茎拉直后长3.5~8cm,直径0.2~0.4cm。表面黄绿色或略带金黄色,表面黄绿色、棕绿色或金黄色;质地坚实僵硬,气微,味淡,嚼之有黏性。枫斗在历史上最早是以霍山产者为最著名,来源仅限于霍山石斛及少数石斛属它种植物加工而成。但长期来主要为铁皮石斛,目前的植物来源趋于复杂。无论哪种石斛加工而来的枫斗,传统的干燥加工法主要有:沸水烫晒法、直接烘干法和枫石斛加工法。其加工过程主要经过文火烘焙、使之软化;搓揉、去薄膜状叶鞘;再经手工扭曲定型,搓扭成条形或卷曲成紧密及疏松团状、螺旋状、弹簧状等再自然晾晒或烘干。如此反复加工2~3次,直到干燥成形不变时,即得“枫斗”产品。可以说,传统的石斛“枫斗”加工,其工艺技术一定程度上完全靠手法、凭经验,看谁更好地掌握了加工过程中的“火候”。
因此,在加工过程中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。其加工技术熟练者,成品率高,品质优越;不熟练的,很难做出像样产品。其加工过程费时、费力,有的甚至不能完全达到卫生和环保要求的加工。而且,目前行业中加工技术好者,每公斤的加工费高达几百元甚至上千元。加上石斛野生资源匮乏、种植成本高、原料价格高,因此,目前产品价格十分昂贵。由于目前缺乏行业的标准,象“枫斗”这样一种称得上是“国粹”的石斛加工品也就难免出现“五花八门”的产品了。不过,即将问世的《中国药用石斛标准化研究与应用》一书,相信为我国石斛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。追溯石斛的药用历史以及“枫斗”的干燥加工历史,一些历代的加工方法一直保留延用或传承发展至今。传统的加工方法具有其历史意义。在当时没有发达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条件下,古人对石斛“枫斗”的加工干燥方法的发明,可以说是智慧的。一方面其加工方法达到了干燥、保存、运输等需要的目的,另一方面,经过加工后的产品因色泽、质地、形状等一些特质近乎于“黄金”或得名于人们对某种事物(如“龙头凤尾”)的美好追求,作为地方特产,无论是作为宫廷皇朝的进贡品或是作为百姓的“救命草”都十分适宜。因此,受到历代的青睐,成为我国名贵、传统中药和保健品。
上一篇:铁皮枫斗的特点介绍
下一篇:铁皮枫斗的加工方法详解